安迪·瑟金斯《猩球崛起》系列电影中饰演猩猩凯撒
网专稿 在这样一个有人抠图、倒模、滥用替身,想尽办法只为轻松赚快钱的时代,竟然还有演员愿意辛辛苦苦为一个角色拍上几个月甚至好几年,到头来在电影中却连正脸都没机会露出一秒?是的。这种演员真实存在,并且数量不少。他们通过特效技术的帮助,隐藏在千奇百怪的角色背后,用同一张面孔幻化出无数种不同的模样。
而安迪·瑟金斯正是这个行当中成就最为杰出的佼佼者之一。
“凯撒”与奥斯卡金像奖
出道几十年,他演过的作品大小加起来也有几十部,但如果按照影响力和受欢迎程度来排序,安迪·瑟金斯职业生涯的TOP3成就恐怕都将归功于“不要脸”的演技——咕噜、金刚、凯撒……这些角色南辕北辙甚至跨越了物种,但他们“背后的男人”却始终只有一个。
安迪·瑟金斯饰演过的角色
9月16日,《猩球崛起3:终极之战》将在内地公映。从开始到现在的7年间,我们看着银幕上的凯撒从一只青涩的小猩猩成长为沉稳的领袖,而幕后的安迪则用数以千万计的肢体动作和表情变化“见证”着这一切。
凯撒到底有没有资格“代表”安迪·瑟金斯入围奥斯卡演技奖?这几乎成为了每一部“猩球”公映时的热议话题。
回看三部曲的发展,首集《猩球崛起》于2011年上映,安迪第一次以凯撒的身份亮相,在电影中展现了这只超智能猩猩最初的意识觉醒。直至结尾处,他才说出了全片的第一句台词,而这声“No(不)!”以及最后的“Caesar is Home(这就是凯撒的家)。”却成就了《猩球崛起》最令人震撼的经典画面。
《初学者》克里斯托弗·普卢默剧照
当年的奥斯卡,20世纪福斯为安迪·瑟金斯力争最佳男配角提名但失利。最终,《初学者》中父亲的扮演者克里斯托弗·普卢默收获嘉奖,这是一部投资不过320万美元的小成本剧情片,和采用了彼时最顶尖视效技术的《猩球崛起》风格简直是天差地别。这很好的反映了学院成员的主流审美,安迪的“落选”也不足为怪。
当然,第一次化身凯撒的他在这个角色的演绎上也确有很大的提升空间。相比之后两部续集,《猩球崛起》中的安迪·瑟金斯还没有太多纯粹以面部表情表露情感的镜头。
安迪·瑟金斯《猩球崛起》系列电影中饰演猩猩凯撒
凯撒成为主角的《猩球崛起2:黎明之战》,则赶上了第87届的奥斯卡金像奖。那一年,在艺术与主流商业之间摇摆不定的学院派评委们表现得格外“保守”:尽管促成了“小雀斑”这个首位80后最佳男主角的诞生,但一同入围奖项的提名者作品类型同质化严重,乏善可陈。从这一点上判断,《猩球崛起2》标准的商业大片故事套路早已经替安迪同艺术气息浓厚的奥斯卡说了bye bye。
学院与动作捕捉之间的“心结”
如今,“猩球三部曲”来到终篇,《猩球崛起3》的剧情已经跳开了传统大片的轨迹,发展到十分深刻的程度,安迪对于凯撒的诠释更是渐入佳境,很多时候你甚至已经默认,银幕上的那张面孔就是他本人。
但即便如此,奥斯卡却始终不愿对安迪·瑟金斯以及他的角色敞开大门。他们之间有一个难解的“心结”:这些动作捕捉角色的成功,靠的是安迪·瑟金斯的表演,还是他背后特效团队集体智慧的结晶?换句话说,银幕上的凯撒真的等于安迪·瑟金斯吗?
不久前,维塔工作室特效总监Anders Langlands来到北京,就“猩球三部曲”的制作进行了分享。在他展示的影像中我们可以看到,从安迪·瑟金斯贴着动作捕捉点对着镜头表演,到最终以完整体凯撒出现在银幕之上,过程中至少还有上百道工序。
“特效技术不是一个只需按一下就可以把人的表演变成(科幻)电影效果的‘魔法按钮’,我们还需要很多后期的转译工作。”特效总监的这句话或许揭示了答案。
为了搞清“魔法按钮”发挥的真实作用,我们请到了相关专业人士来解答特效转译对表演的影响。
用于动作捕捉制作的三维扫描建模摄影机
张京一,Pixel Light Effects公司CEO,他们位于温哥华的工作室参与了《猩球崛起3》中几位主要人类角色的全身三维扫描。这项工作与动作捕捉在制作流程中属于上下游关系,所有角色都要先经由三维扫描制作出静态高精度三维模型、绑定制作关节和肌肉,在通过动作捕捉将动作表演加入进来。
三维扫描动作捕捉后得到的面部建模
在张京一看来,奥斯卡没有给予安迪·瑟金斯个人演技提名从技术角度可以理解:“动作捕捉并不是直接用在最终动画上的,面捕动画的最终效果是后期经过动画师手工调整的。流程中影响最终效果的因素太多,从建模开始,肌肉骨骼绑定,动画,毛发,甚至最终灯光与合成,都会对安迪·瑟金斯饰演的凯撒最终呈现效果有影响。”
对于演员表演的还原,特效后期并非100%的照搬,而是会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相应的细微修正。“很多人对电脑特效的理解有误区,一是觉得三维扫描出来的角色就会和真人一样,二是认为动作捕捉出来的角色就会栩栩如生,这两点都是错的。”张京一说。
全身建模
“不论三维扫描还是动作捕捉,都只是流程中的两个‘起始点’,三维扫描是建模的起始点,动作捕捉是动画的起始点,起始点之后仍然需要艺术家的手工调整,绝不是像复印机或扫描仪一样,纸张放进去机器就会吐出来一模一样的图画。(只不过)在三维扫描和动作捕捉出现之前,后期工作量更加庞大。”张京一进一步解释:“所谓电影工业化、后期特效工业化,只是流程框架的工业化。而框架之中的每一步具体工作仍然是人为主观的艺术创造,绝不是机械化的流水线。”
革命尚未成功,安迪仍需“努力”
摸清了特效转译的“魔法”,我们也更深的理解了动作捕捉表演与奥斯卡学院派之间存在的认知偏差——尽管这项视效技术已经发展了十几年,但分歧在短时间内依然难以调和。有消息透露,为了凯撒的“谢幕演出”,20世纪福斯已经再次准备在颁奖季为安迪·瑟金斯争取一个特别的奥斯卡奖项。这将是目前为止最皆大欢喜的结果。
“CG时代的卓别林”——安迪·瑟金斯
或许,这在安迪·瑟金斯眼中或许依然算不上公平。就“奥斯卡争议”,他早已无数次的明确过自己的观点:动作捕捉表演和普通的演戏没有任何区别,不应该被区别对待。当然,如今的安迪心态更开放。《猩球崛起3》期间,他接受了我们的访问,面对这个问题,他给出的答案是:“就像曾经的‘视觉效果’概念一样,要经过很多年才会得到大家的认可以及奥斯卡奖项,(未来)动作捕捉技术也会。”
安迪·瑟金斯《猩球崛起》拍摄现场
事实上,尽管没有奥斯卡荣誉傍身,但安迪·瑟金斯在这一领域早已成为无冕之王,无论是专业的电影人、影评人还是全球的观众,都被他“千变万化”的脸打动过。作为“CG时代的卓别林”,安迪·瑟金斯已经将自己的影响渗透到了行业的更深层次——他的Caveman film电影公司,旗下开设了一间名为The Imaginarium的工作室,专门培养动作捕捉表演人才。
特效技术必然会成为影视行业的主流。虽然我们有可能暂时无法看到“凯撒”捧起小金人,但安迪·瑟金斯以及无数动作捕捉演员仍在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