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首发于“电影涨资势”,欢迎微信搜索filmmore关注)
网专稿 6月13日,“中国最后一部胶片电影”《长江图》亮相第19届上海国际电影节,导演杨超现场宣布影片将于9月8日正式登陆内地院线,文艺青年们有没有点小激动?在今年的2月的柏林电影节上,组委会将银熊奖颁给了《长江图》,以奖励它在摄影方面的杰出艺术贡献。而该片的摄影师李屏宾最近受到邀请,已于6月16日在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The Museum of Modern Art, MoMA)举办个人回顾展,成为首位登上纽约MoMA的亚洲摄影师,开展当日还举办了《长江图》的放映活动。
提到《长江图》,就一定会提到行将消失的胶片,而提到胶片总不免伤感。就在三个月前,北影洗印车间的厂房被正式拆除,曾经帮助无数电影人“梦想成真”的胶片洗印工艺,从此再难觅见踪影……
导演杨超携辛芷蕾等主创参加《长江图》上影节展映活动
在中国电影每年产出数以百计新片,影院数、银幕数、票房、观影人次等各项行业指标飞速增长的大背景下,胶片电影却愈渐走上了一条与蓬勃景象背道而驰的道路。 对于如今的电影行业来说,胶片电影究竟处在一个什么样的位置,是否还有其不可替代的理由?实现强势逆袭的数字技术优势几何,未来又将有着怎样的发展?就这些问题,我们专程与著名摄影师、《长江图》的主创李屏宾,北京电影学院摄影系主任王竞进行了对话,请他们从专业的角度分享了各自的看法。
过去
数字电影发展滞后 胶片摄影美学表现卓越
如今,数字电影占据了市场中的绝对份额,而时间再向前倒推几年,胶片则是这一领域无可撼动的霸主。不同于我们的想象,彼时数字摄影的花费远远超过使用底片拍摄所需的成本。
《长江图》摄影李屏宾与导演杨超
“我记得2007年,(数字)器材的使用是底片要贵大约一倍的,而表现能力又远达不到底片的效果,”李屏宾回忆起那段时期时说:“我用我十分的力气、十分的美学、十分的金钱(拍片子),数字却只能表现出一半的细节,观众也只看到一半。我觉得很不应该,所以不能接受,我认为那个时候的数字把观众的美学(欣赏水平)降低了,大家会以为我们只能表现出这么多,但事实是我们拍到的细节和美感是几倍数的。”
在电影摄影领域,李屏宾被视作代表人物,而他对于胶片的偏爱更是有目共睹。就拿刚刚获奖的《长江图》来说,该片导演杨超曾透露,影片最终以胶片形式拍摄,更多也是由于李屏宾的坚持。
对于一部难觅投资的艺术电影来说,这无疑耗费了更多的成本,但李屏宾坦言,当时的选择也是受到了数字技术条件的制约:“现在我们的技术可以达到4K清晰度,那时最多只有2K,拍出来的片子表现力最多只有几十寸电视的水准,放到大银幕上肯定就虚掉了,根本无法呈现出长江丝毫的细节和美感。”
《长江图》剧照
于是,李屏宾告诉杨超,《长江图》要面对的或许是几年之后行业和市场的检验,到那时,数字的技术绝对不会再处于不成熟的档次,作品就有可能被淘汰。相反,使用底片拍摄,情况就主动的多,无论技术发展到4K还是8K,胶片电影都能满足要求。
现在
成本降低制作便捷 性价比推动数字上位
最终,《长江图》的成功证明了李屏宾的观点。不过,这期间从胶片主导到数字主流的更新换代速度之快,也远远超出了业内的预想。北京电影学院摄影系主任王竞告诉我们,按照原先业界的估算,数字大概要到2017年才会逐渐替代胶片。
但是2012年,最大的胶片生产厂家柯达公司一夜之间倒闭,使得所有人都在没有完全准备好的情况下,被强行过度到了数字化的环境中来。而推动这场数字技术快速变革的根本因素,则不外乎是时间和成本的极大节约。
胶片巨人柯达于2012年破产
“从工艺上来说,数字的工艺更简化,因为现在即便是用胶片拍摄(的电影),其实也要经过一个胶片转成数字,然后再进入计算机系统里进行剪接的过程,之后还会包括调色、制作、发行等一系列环节。那么从工艺上来说,肯定是数字更加便捷。”王竞说。
而李屏宾则从更加直观的角度为我们算了一笔账:“现在国内放映一部电影需要上万个(甚至几万个)拷贝,胶片时代一个拷贝就要2000多块,而如今数字的成本只要几块钱一个,这个差距太大了。过去就相当于作品还没上映,已经增加至少2000多万的投入,现在我10000个银幕也只要5万块就可以搞定。这是很实际的问题,不然电影谁来投资呢?大家都承受不了,现在的数字电影可以让剪辑更快速,成本更低廉,这帮助新导演也能有机会对自己的作品进行多次拍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