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像奖新人辈出但后续走向仍待观察
网专稿 喧闹的香港金像奖终于于13日落下帷幕。《一代宗师》横扫包括最佳导演、最佳女演员在内的12项大奖,虐得《西游降魔篇》、《救火英雄》等片毫无反抗余地。领奖台上的人涕泪横流(参见章子怡的煽情感言),可是看客们却稍嫌乏味,就好比一顿大餐,主菜纵然是珍馐一道,可也架不住翻来覆去可着这一道菜上。王家卫后台大赞这届金像奖“百花齐放”——但不好意思,请问百花在哪里?
去年香港电影产量创下历史新低,仅有49部。然而金像奖主席陈嘉上仍然认为过去一年是香港电影丰收的一年,“虽然我们数量不是太多,但数字不代表电影是否兴盛,过去我们一直都在盲目追求数量。”外界解读陈嘉上的回应颇有“强弩之末”的味道,但实际上,香港电影近几年势头虽然今非昔比,不过其新生力量正在崛起,也是既成的事实。表现在颁奖礼上,虽说《一代宗师》占据了主场地位,但是像黄修平、蔡瀚亿这种得奖了的,或者颜卓灵、廖予妤、蒋家旻这种单纯陪练的,都向世人昭示着:香港影坛的新生力量正在雨后春笋般涌现,声微,但势不弱。
香港本土市场近些年来不断有新人新作面世,褒贬兼有(毕竟有泛黄的港式情怀朱玉在前),却也在为港片“生生不息”的前进注入新生动力。
比如编而优则导的“王牌编剧熬成婆型”袁锦麟,演而优则导的“踏实肯干富二代型”麦浚龙,或者“活力无限新做派型”颜卓灵、蔡翰亿等:袁锦麟的《风暴》重现香港警匪片癫狂过火的本色,麦浚龙的《僵尸》则以现代影像风格完成了对香港经典老题材的致敬,黄修平的《狂舞派》运用了极高的调度技巧,以此小成本影片正式宣告了香港歌舞片的真正出现;颜卓灵以近乎新人的姿态入围影后五强,与之搭档的蔡瀚亿以极高人气入围最佳新人,《狂舞派》是一部绝对意义上的造星的电影,甚至连周润发都惊呼后者是“周星驰接班人”(颇具玩味意味的是,本届金像奖周星驰的《西游降魔篇》未有获奖,反而蔡瀚亿摘得最佳新人)。
除此之外,《一代宗师》令一直被讽“靠蔡少芬上位”的张晋一战成名,TVB新花旦蒋家旻除了绯闻外,也因叶念琛的新片得到影坛的肯定,成为继邓丽欣之后的又一御用女主角“阿宝”,马来裔演员廖子妤以及星爷助理陈炳强等也都步入观众视线,还有人小鬼大的马来西亚小影后李馨巧——虽然他们在气场演技均上乘的章子怡、刘嘉玲面前稍显年轻,却也令香港演员断层现象有了些许改变,香港电影的生命力在他们身上得到了传承与延展。
即便如此,香港影坛主力军老龄化却仍然备受诟病,金像奖主席陈嘉上几乎每年都要回应“新演员断层青黄不接”的窘状,理由说来说去也不外乎那几点“观众要看明星的,票房保证”、“投资方认大咖不认新人啦”等等,即使好不容易出头冒尖的“新人奖”也略显尴尬,金像奖的风光一过,后续却稍显乏力:近的有上一届的陈静,远一点的还有徐子珊、吴景滔、安志杰。
不过话又说回来,谁又不是从年轻的时候走过来的呢?就像蔡琴在前不久落幕的内地导演协会上为赵薇《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鸣不平的一段话:“我们都是从年轻开始进入这份工作的,所以没有人会觉得你们老去,所以我们也不要嫌别人年轻,哪一个人不是这样开始的呢?”
附香港电影金像奖部分最佳新晋导演、最佳新演员名单
第十六届:最佳新演员 舒淇《色情男女》
第十七届:最佳新演员 李灿森《香港制造》
第十八届:最佳新演员 谢霆锋《新古惑仔之少年激斗篇》
第十九届:最佳新演员 张柏芝《星愿》
第二十届:最佳新演员 秦海璐《榴莲飘飘》
第二十一届:最佳新演员 林嘉欣《男人四十》
第二十二届:最佳新演员 原丽淇《三更之回家》
第二十三届: 最佳新晋导演 彭浩翔 《大丈夫》;最佳新演员 安志杰《少年阿虎》
第二十四届:最佳新晋导演 黄精甫《江湖》;最佳新演员 田原《蝴蝶》
第二十五届:最佳新晋导演 毕国智《海南鸡饭》;最佳新演员 周杰伦《头文字D》
第二十六届:最佳新晋导演 吴彦祖《四大天王》;最佳新演员 周迅《夜宴》
第二十七届:最佳新晋导演 游乃海《跟踪》;最佳新演员 徐子珊《跟踪》
第二十八届:最佳新晋导演 郭子健《青苔》;最佳新演员 徐娇《长江7号》
第二十九届:最佳新晋导演 张经纬《音乐人生》;最佳新演员 李治廷《岁月神偷》
第三十届:最佳新晋导演 庄文强 《飞砂风中转》;最佳新演员 陈奂仁《李小龙》
第三十一届:最佳新晋导演 曾翠珊《大蓝湖》;最佳新演员 萧敬腾《杀手欧阳盆栽》
第三十二届:最佳新晋导演 周显扬《大追捕》;最佳新演员 徐家杰《寒战》
第三十三届:最佳新晋导演 黄修平《狂舞派》;最佳新演员 蔡翰亿《狂舞派》